脂质体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磷脂载体。由于其特殊的结构,脂质体可以将亲水性的药物包裹在其内部的水环境中,而疏水性药物则分布在其磷脂片层中。此外,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、生物可降解性及低毒性等优点,因此在作为药物载体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。然而,脂质体在稳定性、粒径分布、规模化生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限制了它的应用与发展。
脂质体粒径的大小将影响脂质体在体内的处置,也是脂质体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。测定脂质体粒径的方法有激光动态光散射法,电子显微镜法或库尔特粒度分析法。无疑,电镜测定法最为准确。因为人们可以直接观察每一个脂质体,并获得各个大小范围内脂质体外形的精确信息。但是要观察大量脂质体样本非常费时。相反.激光法非常简单且操作快速,但仅能测出脂质体的平均性质。
考虑到脂质体粒径的问题,有报道称,粒径小于70nm的脂质体基本上被肝细胞吸收,而粒径大于300nm的脂质体制备大多在脾脏中积累,粒径在70-200nm范围内的脂质体在血液中的浓度较高。此外,一些研究表明,脂质体的分布不仅取决于其平均粒径,还取决于其粒径分布。因此,开发一种简单可控的脂质制备方法非常重要。
一般来说,从脂质体膜的形成到水合对大小没有影响,但在超声波和高压均质中是决定性的影响。超声:超声强度、超声时间、频率(时间间隔);高压均质:一、二次阀压力、均质次数等。超声脂质体的大小不是很平均,高压均质脂质体的尺寸相差不大。脂质系统制备完成后,可使用0.45um或0.22um滤膜过滤整个颗粒。这样,颗粒大小就不会有太大差异。为每种方法制备了几种脂质体,并测量了其粒径和电子显微镜。